清朝不亡下个朝代是什么(清朝不灭亡的走向)
2023-11-22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前几年荧屏上一度充斥着清宫剧,“皇阿玛”,“皇弟”,“格格”,“奴才”的称谓层出不穷,让人觉得在荧屏上,在21世纪,在人们心中,清朝依然鲜活。
在清代的诸多剧目中,圣贤、贤臣、家国情怀、儿女情深,一派波澜壮阔、欣欣向荣的景象跃然银幕。
但是,众所周知,荧幕中并没有盛世大清。事实上,乾隆之后不久,中国就迎来了百年屈辱,一段让人不忍回忆的历史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
其中,在辛亥革命中清朝覆灭后,中国迎来了残酷的军阀割据和混战,在此期间也失去了不少领土,于是很多人忍不住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清朝没有灭亡的时候,还能保持完整的* * * *和领土完整。所以,如果清朝没有灭亡,没有发生辛亥革命,在清廷的领导下,中国的局势就不会恶化,民国就不会出现军阀割据,领土就不会遭受损失。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清末的情况已经给出了答案!
探讨这个话题,需要从清代地方督抚权力的变化说起。
清初实行总督制,即总督、巡抚掌管地方权力,与六部相同。但由于巡抚权力过大,为牵制巡抚,设置了承办宣传调兵司和量刑使司。
负责官员考核和财务的使节直接隶属于吏部和户部,负责刑法的检察官直接隶属于刑部。两者都是划分总督的权力,但不属于总督。所以没有财权就没有后勤,自然也就没有调兵遣将的叛乱。
同时地方巡抚是最高行政首长,统率本省军政军民,但* *同时在各省设置藩、纲、将等官职,直接对* *六部负责,以此来瓜分巡抚权力,防止巡抚坐大。
所以地方长官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基本不可能自立,也不可能造反,除非所有地方官员都和他一条心。
所以清朝早中期,* * *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军事,* *和财政,各省督抚完全听命于朝廷,没有独立的军权和财权。
但太平天国运动后,八旗军和绿营得不到重用,仅靠满蒙势力已无法维持统治。因此,咸丰决定三年内允许组织地方武装——应永,“自提,”自保,以牵制太平天国。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各地诸侯逐渐掌握了军权和财权,扩大了人事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王国。
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说,应永都是一剂美味的毒药,或许可以镇压叛乱势力,但之后很容易失去尾巴,就像清朝的应永一样。
清朝士兵的胸前衣服上,写着““兵””的属于正规军,一般指绿营,而写着““勇””的则是应永,这是清末才出现的。这是一支半常设的武装力量,具有雇佣性质。有事就招,完了就勇敢集合,为民分散,半兵半农。曾国藩的湘军是一支具有勇营性质的武装力量。
随着湘军的崛起,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迫使清朝改变了军事制度。曾国藩把湘军的特点总结为:“ 1营全薪给营官,指挥不远程;一支军队的权力完全在统领,卫队不是用来遥控的。”
其中一条,“不是遥控,”也不能遥控,连统帅和侍卫都不能遥控,更别说朝廷了。
为了更有效地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将大量军事将领授予巡抚一职,巡抚直接指挥当时最有能力的雍营,实际上掌握了一部分军权。后来朝廷还赋予总督掌控绿营的权力,进一步放大了总督手中的军权。
总之,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汉人武装集团迅速崛起,如曾国藩、李鸿章、左、沈葆桢、李绪义等。特别是湘军制度很快取代了绿营制度,将军招兵制度取代了兵部二战制度。
与现代不同,古代谁招兵往往听谁的,所以帝国兵部很快就只有名义上的调兵权,实际调兵权属于地方官员。
光绪末年,清廷依靠地方诸侯,比如朝廷根本指挥不了李鸿章的淮军,只有李鸿章能指挥。
众所周知,战争是关于后勤的。没有后勤,我们再多的兵力也是白费。那么,地方长官是如何掌握财权的呢?
太平天国之前,清朝财政陷入困境。文献记载,咸丰继位之初,户部银行存款只有187万两,各省在运途中缴纳的赋税也只有225万两。两者之和只有412万两,还不够家用半年。
但太平天国爆发后,到1852年底,户部支付的各种“费用已达2963万元。
随着太平天国起义规模的日益扩大,清朝的财政已经无力应对,于是为了应对严重的财政危机,清朝下令各地就地加薪,改变了清朝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逐渐使地方督抚有了自己的财政收入。
清代地方政府涨薪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加旧税,突破康熙“永不加”的限制;二是开征新税,最重要的是建卡征收厘金,江北大营通过厘金征收维持;
三是自主管理捐赠。咸丰三年,曾国藩邀“劝大臣到处捐”,开了地方政府公开卖官敛财的先河。后来各地都成立了捐赠机构。
地方长官有钱后,可以完善自己的物流体系。如湘军在就地加薪过程中,设置了军部局、转运局、粮站、良疗局、预防局、反营支援局、军服分局、药铅制造局、军械火药收发局等机构,形成了独立于户部的后勤保障体系。
所以有人说,如果曾国藩造反,成功的概率是* * *,完善的后勤系统是重要原因之一。
洋务运动兴起后,住建部被迫允许总督就地筹款。
于是,地方督抚不仅保留了捐款、运输等镇压太平天国的权力,还进一步扩大了财政收入的渠道,包括例行征收的剩余部分、关税的一部分、田赋附加税、官股收入、发行纸币、铜币以及借外债、内债等。
太平天国之前,清朝的督抚数量有限。雍正时,总督可以推荐三个,总督可以推荐两个,其余由吏部选拔。
但太平天国运动后,大量官员被革职或被杀,清廷不得不多次请求巡抚无资格推荐人才。比如1861年,咸丰下令巡抚无条件推荐“ ”武职人员,左任巡抚,安徽巡抚李绪义是曾国藩推荐的。
同时,随着总督权力的增大,下面的官职增多,所需人员也不断增多,于是总督擅自任命下属官员,朝廷对此只能默许。
《清史稿》记载:“总督临机行事时,不拘资历选人,随时采取措施,但不能以大计为例。”毫无疑问,省长本人任命的基层官员自然对他们有较高的忠诚度,但未必忠于* *。
太平天国时期,崛起的地方武装首领基本都是汉人。后来这些汉人督抚和自封的官员绝大多数是汉人,这与清朝的““防汉控汉”ZC”是相悖的。
所以清廷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后,试图逐步收回权力,但问题是旧的制度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地方督抚又不愿意失去权力,怕清廷秋后算账。
而且当时与西方交涉的事情基本都是由地方督抚处理,所以最后朝廷不但没有收回权力,反而让地方督抚掌握了更多的权力。
地方督抚在掌握军权、财权、扩大人事权后,实质上已经属于“独立王国”,这一点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更为明显。
鸦片战争后,清朝与西方列强的谈判主要由汉人或地方督抚负责,导致慈禧太后与西方列强之间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
西方使节对光绪政变后慈禧囚禁新政权,对“和”持鄙视态度,导致清廷认为列强有推翻慈禧太后,恢复光绪的企图。
义和团爆发后,慈禧态度暧昧。她一方面计划在外国列强的压力下镇压义和团,但另一方面又想利用义和团向西方列强施压,改变他们推翻慈禧、恢复光绪”的* *意图。
所以义和团的ZC是“既抑又抚,”以抚为主,导致义和团的势头越来越大,让西方列强感到不安。
西方列强为了应对义和团运动,获取进一步的利益,以保护使馆、帮助平叛为由,组成八国联军,要求慈禧立即镇压义和团运动。
此时,清朝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有的人想着马上压制,有的人想着静观其变,有的人想着适应它,等等,最后还是各行其是。
更有甚者,清廷对地方督抚的“抗命、”行为充耳不闻,不予追究。也就是说,地方督抚拒不遵守法令,不受任何惩罚,既让地方督抚看到了清廷的软弱,也让地方政府尝到了甜头。
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绪名义向各国宣战。邮政大臣盛怀玄立即命令各地电信局扣留清廷“和宣战”,只发给各省督抚,并劝其不要服从命令。
当时两广总督李鸿章立即回禀朝廷,说“是乱命,广东不服”。李鸿章的幕僚刘学也曾上书孙中山,说:“李鸿章因为北方的义和团运动,想要广东省独立,想用你做他的助手,请你马上来广东合作。”
随后,盛怀玄、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闽浙总督徐应珍、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书堂、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等,就如何保全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外国列强的入侵展开讨论。
同时暗中盘算,如果北京失陷,皇帝和皇太后出事,李鸿章做总裁撑腰,最后几天后在上海签订了《东南保护协定》,称为“东南互保”。
后来四川等地也加入了相互保险,于是“相互保险”的范围扩大到了东南、中南甚至西南。
毫无疑问,东南互保运动是统治者长期掌握权力、长期酝酿和自我保护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清末各省早已各自为政。
李鸿章和张之洞虽然威望很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东南、中南各省甚至西南各省糊在一起,但对漠北、西北各省等边疆地区的影响力不足。
更何况李鸿章和张之洞死后呢?群龙无首之后,散沙弱小无力,只能被西方列强轻易瓜分。
综上所述,可见民国军阀政权的根其实早在清朝就埋下了。到了清朝末期,朝廷已经不能指挥地方政府,地方督抚事实上是“独立王国”,国内的情况不比民国时期好。
如果清朝继续存在,依然改变不了“诸侯专制独立,”清廷无法指挥地方的局面,更不用说清朝满汉矛盾了。所以,如果清朝继续存在,中国只会更差,甚至会因为清朝对列强一贯的软弱而失去更多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