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

2023-12-06 本站作者 【 字体:

想必很多朋友都很熟悉““南洋””这个词,它起源于明朝,指的是以中国为中心,靠近南海的东南亚国家的岛屿。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

虽然从“到南亚”的人口迁徙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且中国历史上也不止一次大规模迁徙,但笔者在对相关史料进行考证后,又有了许多新发现,写出来与大家探讨。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

我们先明确一下“南洋”的大致范围,包括马来群岛、印尼群岛和中南半岛沿海地区。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3)

南洋群岛

但在一些特殊时期,包括中国大陆以南的省份,比如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沿海被划分为“南-北大洋区”,鲁南各省称为“江浙闽粤” “南洋”。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4)

“南北海洋区域示意图”

历史上,***”南阳”大规模人口迁徙活动,也是从“晚明”时期开始的。

由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随着清军的进入,南方大量民众为战争和生计所迫,不得不举家南迁,试图逃避战乱,在南洋之地谋求生存,其中“福建和”广东占绝大多数。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5)

夏安洋老照片

至于人们为什么去南洋,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地理上的邻近,以及气候地理的客观因素。

从地理上看,南阳等国离中国南方不远,水路或陆路均可到达。

其次是气候,温暖的热带气候,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而湿润的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即使我们去的南洋群岛实际上并没有被开发,对于擅长农耕的古人来说,只要有水有地,就能耕种出足够吃的庄稼,沿海居民也擅长捕鱼。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南阳同样有利。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6)

而到了西北,大多属于未开发的野地,交通更加不便。对于世代经济繁荣的南方人来说,荒凉地区并不适合生存发展。再进一步,习惯靠海吃饭的沿海民众无法适应西北的风沙天气和干燥气候,于是距离南部沿海更近、交通更便利的南阳成为民众躲避战乱举家南迁的首选。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7)

最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清军入关,逃到北方或者西北都是不可能的。清军一方面采取“偶尔抵抗,无论军民,是否参与抵抗,都是屠杀或掠夺奴婢”的民族征服。起初抵抗清军的汉人差点遭遇灭顶之灾。其次,清军由北向南入关,所以北方地区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地点。依靠正常的逻辑,是不可能北上的,所以这个时期人们选择“去南阳”,主要是因为改朝换代爆发战争,导致社会动荡,经济体系崩溃等因素。东南亚和其他“南洋”地区,距离“福建和广东”不远,作为地理上相邻的地区,成为中国南方各省人民躲避战乱的避难所,成为* * *寻求生计的地方。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8)

图:清军入关。

第二,海禁的起起落落是历史发展造就的必然选择。

其实早在明朝初期,也就是14世纪初,就有过长达数百年的***”的“海禁。这个* *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日本军阀的武装走私和元朝以来的海盗行为,但相关的海上贸易也被禁止。

直到郑和下西洋,贸易交流才得到缓解,不过只是“朝贡贸易”,即外国使节乘船带着珍贵的商业物资来到大明,所载货物都会由大明朝廷购买。这种贸易行为具有“贡”的性质。相反,明朝作为礼仪之邦,作为宗主国,回报“到”,还派使节到东南亚等国,用船载货物给当地国王或王室。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9)

朝贡

这种贸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 *外交行为,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强弱关系。可以称之为王朝**经营的“**贸易”,但是众所周知的民间和私人贸易还是不允许的。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0)

给“琉球王国”的贡品官船

所以催生了一个巨大的走私市场。由于郑和下西洋,明代沿海人民对东南亚等国家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于是东南亚盛产的珍珠等珠宝在珠宝市场上变得稀少,富有冒险精神的闽粤商人就* * *冒险,来到东南亚等国,从当地土人手中收购上等珍珠,然后走私到明朝高价出售。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1)

郑和下西洋

明朝的《苏鲁阿丹传》中明确记载,土人与中国人交换珍珠,大的受益几十倍。

明代苏禄阿丹传:永乐十九年,周姓官员带着一只猫眼去赶集,重约二百元。珊瑚树有两英尺高,金珀是一颗大珍珠。所有的颜色都是优雅而珍贵的,独角兽狮子,花猫,鹿,豹子,骆驼鸡和白鸽回来了。

由于走私活动日益频繁,一些原本不对外开放的贸易路线也被来往不断的走私者所熟悉,一条更加安全隐蔽的海上走私路线由此建立。因此,随着明末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寻求新生计的福建、广东等地的人们顺着这些走私者开辟的水路,抵达东南亚各国,开始新的生活。

虽然在永乐时期,海禁有所放松,但直到弘治时期再次加强,海禁仍未完全开放,一波三折。这一时期,走私活动从未停止过,但却在这种曲折中日益兴盛。具体来说,货物价格居高不下,让福建、广东等地的走私者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隆庆统治时期,明成祖穆宗宣布解除长达200年的海禁,被称为“隆庆开关”。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2)

油画《隆庆开海》马宪刚

这使民间海上贸易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峰,并促使大批华商走出海洋,开拓了巨大的海外市场。明代货物出口量猛增,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迅速进入繁荣的新阶段,导致广东等地商帮的形成和发展。接下来的70年,全球贸易比重近三分之二,这与开拓进取的华商密不可分。明代,沿海大型港口城市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中心。随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在海外看到了机会。比如,东南亚虽然岛屿众多,但有大片土地未被开发,海洋资源丰富,内陆地区不常见的物种比比皆是。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南下,到达东南亚的岛屿创业。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3)

朝贡贸易

这一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大量华人选择定居南洋,最终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华人聚集地。

所以在明末清初战乱不断的时期,南方沿海省份的人们,为了躲避战乱,把“到南阳”作为首选,然后通过自古以来传统的海上贸易路线,到了他们并不陌生的南阳,或投靠亲戚,成为当地华工,或开辟新居,自力更生。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4)

清末民初,东南亚出现了第二次“移民向”移民的大规模迁移。

个人认为南方省份的人选择这个时候去南阳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局势极度动荡。

风雨飘摇的晚清早已满目疮痍,同时又陷入列强瓜分、军阀混战、南北混战的复杂局面。

特别是辛亥革命后,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迎来了近代最初的民族民主革命。后来由于社会体制改革等环境因素,各方错综复杂,军阀混战,百姓终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制度迎来了变革转折的关键点。基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背景,如何在极度动荡的局势中寻求新的生存,成为人民所希望的。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5)

辛亥革命的老照片

在这些外部客观压力下,南方沿海地区的民众开始沿着祖先的路线,由海路前往南洋,到达比大陆更稳定的南洋群岛。

这也是去东南亚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从1860年到1912年,有200多万华工前往东南亚打工。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6)

夏南洋已婚,有子女

第二,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

1840年后,随着英国和荷兰殖民者的不断占领,东南亚等国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劳动力需求剧增,各种巨大商机涌现。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7)

比如1857年,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王室拉贾·阿都拉宣布在当地开办“巴生锡矿谷”,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锡矿矿工,纷纷涌向锡矿谷建设锡矿。在此基础上,逐渐成为人们的聚集地。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8)

左图:中国矿工。

这样,大量来自中国的矿工被吸引到西固参加采锡的劳动。

据报道,多达10万名中国人参与了锡矿开采热潮。当时统治马来西亚的英国殖民地设立了一个名为“加比丹”的华人首领,负责所有华人矿工的日常事务。

注:“佳必丹”是荷兰语“kapitein”的音译,意为“领袖”(与英语“captain”同源)。

龚义兴《光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实录》:全岛列八口,必有一口是丹,都是中国人领导中国人做的。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19)

第三个“贾碧丹”,“金吉隆”-叶亚来

而这个几乎由华人建造的人群聚集地,成为了日后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0)

吉隆坡夜景

受此矿业热潮的影响,最终有超过10万华人选择定居吉隆坡,这为日后吉隆坡华人的数量奠定了基础。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2017年公布的总人口数据,吉隆坡总人口179.13万人,其中原住民(包括马来人和原住民)72.23万人,华人65.25万人,印度人15.03万人,其他族裔1.77万人。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1)

图片来源:官方网站,香港贸易发展局——引用吉隆坡统计局总人口数据。

可见华人数量占吉隆坡总人口的近一半,每三个吉隆坡人中就有一个是华人。

以此为例。当年选择去东南亚的中国人,大多是因为东南亚在欧洲列强的统治下加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机会和巨大的商机。

第三,经济压迫。

为什么要挑出这一点来讨论呢?

我想有些朋友一定会认为经济压迫也是造成现状的原因之一,但这一点在清末甚至西方列强入侵时期尤为突出。

清末,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中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于是进入了经济持续衰退的时期,工商业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工商业经济的倒退使得当时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农业更加绝望。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2)

晚清老照片

民国时期* * *经济学家方显庭在《中国经济的症结》中指出:

从1873年到1933年的60年间,全国人口增加了31%,而耕地面积只增加了1%,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16公顷。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3)

民国经济学家方显庭

按照西方经济学预测的“***生活水平”,即“每人需要犁2.5亩(约15亩)才能维持“**的生活水平,整个民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几乎为负,靠种田为生的民生经济毫无进展,更不用说以此为基础的工商业经济完全处于持续衰退之中。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4)

老照片与清末废弃的北方农村

总体来说,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最基本的填饱肚子的“和”都达不到。商业繁荣呢?

当时资本帝国主义主要用以下四种手段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压迫:

1.控制中国的贸易港口。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第一次“武力入侵”的基础上的。先是整个晚清被强大的势力控制,然后中国的经济被深度掠夺。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5)

清朝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比如强迫清末* *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一次次勒索巨额赔偿,导致清末* *发生严重财政危机,整个国家的经济被帝国主义列强彻底摧毁。追根溯源,世界上只有无数人因为列强的压迫而被剥削。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6)

爱丑条约——右:李鸿章——清亲王。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依靠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主权的不断深入侵占和控制,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掠夺,进而控制了国家海关的自主权,无力抵御外国商品倾销,无力保护本国经济发展,使人民陷入难以生活的无尽深渊,从而达到““经济侵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目的,最终通过压榨中国经济获取超额利益。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7)

清朝代表登上英国军舰,被迫签署《南京条约》。

我举个很简单浅显的例子,也许大家对这种经济侵略会有很深的理解:

首先,人活在世上,总得吃饭。

大米的来源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通过自主养殖,一种是从别人手里收购。

但是一旦发生战争,比如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人们不希望受到战争的影响,就会选择先逃命,被迫在已婚有儿的情况下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直接导致大量的田地无人耕种,粮食产量锐减。

此外,粮食的急剧下降将增加饥荒的可能性。另外,人口总是在增长,耕地却越来越少。以前十个人吃十碗饭,现在人口增加到一百人,但是饭的总量不变,还是十碗,可能还会更少,因为没人种地了。以前十碗饭大概也就九碗,八碗,甚至五碗。

十个人勉强可以应付五碗饭,但是因为总人口一直在增长,分配给每个人的饭的比例不断压缩,直到一百个人,还是五碗饭。

一百个人吃五碗饭,有人会饿死。

这个时候,你去看自己的土地。所有的食物都吃完了,连隔壁村的食物都没了。甚至整个国家的食物还不到原来的一半,但是想吃的人比以前多了。那么就会有饥荒。

那么问题来了。整个社会都在闹饥荒,家里没饭吃。我们做什么呢

购买。

千方百计买别人的菜,尽量自己先吃。只有先吃饱饭,才有力气工作,才有精力发展经济。所以民生是一切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但是,这个时候资本主义列强就会驶到你家楼下,问你要不要吃饱。

他说我有米,来买我的。

但是比自己种要贵,而且非常贵。

但是为了生存,你饿了就别无选择,只能买他的食物。

不管他是狮子口还是坐地起价,为了生存,哪怕花再多的钱也一定要买!

这个原理也适用于经济侵略,用能源和工业品代替粮食销售的关系。

家里没煤,或者煤矿被外国列强控制占领。

但是如果你想让家里的火车动起来,船启动呢?

购买。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8)

满洲里的日本工厂

但由于海关自主权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你进口的煤炭价格无法自主定价,你只能让他们坐地起价,但为了火车跑起来,轮船动起来,你必须接受。

这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侵略。

这种经济侵略是以武装入侵为基础的。没有* * * * *的主权去侵略一个国家,不可能以强大的武力操纵一个国家的* *进行进一步的经济侵略。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侵略,最后都只是世界上的老百姓被剥削,受苦,挨饿。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29)

所以,在这样艰难的形势下,更多受经济压迫的人选择去南洋,这个理由在今天看来已经无关紧要了。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30)

但在那个年代,人们不得不不顾一切地放弃家庭、田地、事业,结婚生子,背井离乡。一路上,他们不得不躲避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 * *、饥饿、自然灾害和惊涛骇浪。

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你要从头开始,睡觉要铺新床,吃饭要买新碗,住的地方很穷,身边没有朋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咬咬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里生活。

所以,说一些可能很难听的话:

去南洋不仅仅是因为国外有机会。

但因为走投无路,我不得不谋生。

更进一步,是因为当时国家还不强大,受资本主义列强欺凌。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31)

“猪仔”(苦力)被华工贩运到南洋

我本不想承认这一点,但又不得不承认,因为那是一个有着屈辱历史背景的下南洋时期,连招募中国劳工到下南洋工作的组织都叫“猪舍”,清* *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一条是“允许西方国家雇佣中国劳工”,与申请者签订“合同”,所以签订合同的劳工也叫“。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32)

“和记洋行”苦力“猪圈”

民国时期南洋是指哪个地方(历史上的南洋是指哪些国家)(图33)

被拘留在“猪舍”的中国工人

又不像明朝郑和下西洋,满载着一个民族最好的货物,去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却听说了大明的强大,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他们的朝贡。

所以经济压迫,导致南亚低下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

国家并不强大。

国强则民自强,家安则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