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荀子人性论(荀子人性论基础)

2023-12-05 本站作者 【 字体:

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相同点:

1、都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

2、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

二、不同点:

1、在人性论方面的认识不同: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恶论”。

2、思想不同: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礼乐文明的社会。孟子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荀子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扩展资料:

孟子民本思想的意义和影响:

1、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2、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3、《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荀子人性论(荀子人性论基础)(图1)

简述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异同点

不同之处:

1、人性论提出的背景时代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周朝之后了,奴隶制度基本

被消亡。当时的商鞅主张变法,推行制度变革,追求中央集

权专制国家的建立。。

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在这个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

意识到统治的维护不能仅仅依靠“仁政”来完成了,对于法

制的加强更加急迫。

2、具体内容不同

孟子用这种上天赋于的恩德来说明人性生来就是善良,他提出

的人性论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唯心主义性善论。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极大的欲望,喜欢争利好斗,而善良只不过是对恶的伪装,是一种“伪”。人

性生来就在向恶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加约束和教育终究会成

“恶”。

3、出发点不同

孟子对“生之谓性”的说法并不全盘否定,人性和动物之性最大的区别是人具有对道德理解的属性,即人性的第二种属性。

荀子对孟子

关于人性的观点并不认同,他认为“性”是指人生来就具有

的传统自然的属性,这种“性”是不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效

仿来改变的,然而人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定义是通过后天学习

得来的,并不能叫做人的本性。

相同之处:

1、两种人性论都具有抽象性

他们对人性的讨论和理解与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认知是不同的,

孟子和荀子定义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且具有先天性。

2、都重视后天的培养

认为后天教育对人一生

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古人所说的,整天的思考

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知识,不一步一步的积累就没有办法行千

里路。这些古人所说的具有警示作用的道理都在告诉我们后

天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3、两人对人性论讨论的最终目的相同

孟子强调的性善,如果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并不断发展,那么人人都能够拥有好的道德,生活都会安居

和幸福。荀子强调的性恶,如果能够对人们起到警示作用,

将这种恶约束起来并且能够转化为善,那么国家一定会长治久安。

其实不管是善还是恶,“性善”是对美好社会的向

往,“性恶”只不过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两位儒家大师都

是为了人民和国家,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性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对吗?

对的,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非善,这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形成鲜明的对比。

荀子之所以主张人性本恶,是因为他认为,如果人性本是善的,那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何在,也就是说人无需开展教育,就可以自行遵纪守法,规范行为,社会的秩序也就会良好、有序。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人有好坏之分,社会秩序也需要不断去维护才得以有序。因此,人性本恶是荀子人性论的核心思想。

荀子画像:

《性恶篇》中,荀子通过采用问答式行文的方式,并以人的物质欲求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首先对其主张的人之性恶的理论进行了论证,对孟子所主张的性善之论予以批判,进而引出通过实施何种手段或方式才能使人性本恶的属性得以改善。他指出,为了使人性之恶的本性得以改善,要注重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培养。

有贤之士作为国君治国的难能人才,可以帮助国君制定行为标准,并作出表率,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德行高尚之人作为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优能之人,对引领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贤能之士与德行高尚之人可谓是改善人性恶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改善人性本恶上,荀子还特别强调政治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政治对于改善人性本恶,使人趋善,可谓是精华。因此,荀子认为改善人性恶,最本质的方法即是利用道德和政治的手段去改善。

如何理解荀子的人性论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荀子在人性的研究上得出“性恶论”思想。荀子人性论思想是特殊的“百家争鸣”时代的产物。荀子深入发掘人性的特点,性论的精髓是“伪善”论。

关键词:人性论;“性善”论;“性恶”论;“伪善”论

一、荀子其人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荀”与“孙”字音相近,西汉时亦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人,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采先秦诸子尤其是道家、法家之精华,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和充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一位“儒而不纯”的集诸子百家思想之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思想家。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作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提出人性善,并以此为基础将孔子的“仁”系统化为仁学。荀子则以人性恶为基础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礼”。二人为儒家政治哲学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儒家伦理政治观。

一、孟子性善论的内在逻辑

孟子第一次提出,人作为世界中独特的一类,具有其内在规定性,使人与其他万物相区分。这种内在规定性体现为道德性,即人先天所具有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种道德性的本能来自于人的内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构成了人性善的本质。人性的这些善质,在现实中体现为仁、义、礼、智四种美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里的“端”是趋向于四种美德的潜质,即可能性。而每个人是否能够真正具有四种美德,在于个人能否充分张扬个人人性中天生的善质,即“四心”,这需要通过个人长期的道德自觉来实现。故孟子强调“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可见,孟子认为,人先天的本性都是善的,这种先天的善质能否真正转化为人后天本质的善而具有四种美德,与个人后天的道德自觉,排除外界刺激和欲望干扰的努力程度有关。正所谓“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这里的“大者”,即人先天的四心;“小者”,则是与动物相似的感官欲望。个人后天的道德之所以有区别,并有君子与小人之别,原因也在于此。在孟子的性善论中,人的先天本性与后天的道德本质之间可以互通,但并不绝对化,而是有一定的张力,需要人的内在的主观道德自觉来努力达到互通。这为孟子引申出人的道德差异和仁政的主张奠定了基础。

二、荀子性恶论的内存逻辑

荀子认为,人作为类具有内在规定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从内容来看,这种人性是“情”的集合体,对外表现为“欲”,包括感官欲望和权势欲望。“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人的这些欲望,永无止境。如果放纵这种人性的自由发展,将导致社会的动荡和道德的丧失。荀子将其表述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可见,人性的放任发展,是社会一切混乱的根源。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将人性视为恶。而人的本质是要按礼义标准过良好的道德的群体生活。荀子从人与动物区别入手来探讨人的本质。首先,人能“群”,而动物不能“群”,可以将众人的力量与智慧整合为整体优势,“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其次,人们按“分”的原则来组成群体。“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而“分”的根本标准就是礼义,礼在人们组成群体的过程中起到两个根本的积极作用,即“分物以养体”和“别”,前者可以“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后者表现为物质占有的等级化和社会行为的等级化。这样,礼成为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按照礼的标准过有道德的群体生活,也就成为人的本质要求。在荀子那里,人性与人的本质是相矛盾、相对抗的。为了实现人的本质,必须依靠外在的权威对人先天恶的本性进行矫正和改造,即“化性起伪”。这就为荀子引申出君主化和礼治主张铺平了道路。

来源:现代交际

荀子人性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