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马来西亚的人,很难相信自己去了马来西亚。
2023-11-11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1.西马和东马差别那么大,好像我在两个不同的国家。马来西亚被南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一部分是加里曼丹岛北部的东马来西亚。
2.比我想象的要穷得多,落后得多。就双塔所在的小区来说,真的比得上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这里的高楼大厦,大清真寺,繁华的商业环境,给我的感觉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
一旦出了这个街区,就和三线城市的郊区差不多了,没有过渡带。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这个城市里,国人低调的存在感似乎夹杂着风声。
3.马来西亚主要由三大族群组成: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马来人作为主体民族,约占总人口的60%。
令人惊讶的是,华人曾一度占据马来西亚人口的40%,后在2017年跌至23%,估计2040年可能只有17%。
4.这种变化与很多偏向马来人的政策有关。
比如外企必须有马来股东,华人学校很少有政府拨款,教育资源、公务员岗位、奖学金都受到限制。
华人做生意,往往从马来人那里拿到经营权。很多政策让很多有能力的华人选择远离马来西亚。
5.我和很多中国人交流过,发现他们对中国的发展有很深的理解。有一次在槟城,我遇到一个中国老板。我轻声问:“你是槟城人吗?”他笑着回答:“其实我是福建宁德人。我的祖先年轻时搬到这里,所以我住在这里。”
对于在马来西亚的生活,老板很坦诚:“我们中国人和印度人在待遇上并不优越。资源分配不均,我们能做什么?他的眼睛闪烁着决心的光芒。“之前,他们随意指责我们。然而,随着祖国的快速发展,马来西亚越来越依赖中国。因此,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直言不讳。我们中国人真诚地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自信。”
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马来西亚的华人可能是离祖国最近的群体。
5.马来西亚是一个完整保留了广府和闽南人原始习俗的地方。很多美国的老年人会特意去马来西亚体验春节。想象一下,当春节的钟声响起,无数的红灯笼在华人街区亮起,整条街道沐浴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中,舞狮和热闹的鞭炮此起彼伏。
6.一位可爱的马莱小姐和我分享了她的家庭故事。她告诉我,虽然她的家族已经在马来西亚定居了四代,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她也谈到了这件事。她从小上中文学校,用流利的中文和伙伴交流。每年春节,她都陪着顽强的父亲回福建老家祭祖,对祖国的眷恋从未改变。话锋一转,她说固执的父亲还是不肯去日本旅游。
7.西马三大族群各有生活圈子,但在东马,华人和马来人经常可以一起玩。
8.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华人语言多才多艺,精通中文、英文、方言和马来语。尽管如此,年轻的福州人和潮汕人可能并不精通自己的方言,这真的是时代的变化。
9.当我漫步在华人数量最多的两个城市槟城和马六甲时,不禁感叹中文已经成为购物和餐饮的通用语言。但吉隆坡却是另一番景象,马来文化盛行,人们更习惯用马来语或英语交流。
10.有一次在箭街买大虾,卖家用流利的粤语告诉我怎么选。他热情地用地道的粤语介绍和描述不同的大虾和烹饪方法。我被深深震撼了!
11.不得不提的是,红包文化在马来西亚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不只是华人,马来人有他们的“绿包”,印度人有“紫包”。这真是文化交流的妙处!
12.记得有一次我从吉隆坡坐火车去机场。我以为时机刚刚好,没想到,火车突然停了。我紧张得心怦怦直跳。还好旁边的马来人让我放心,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有时候停一会儿,有时候停半个小时。如果不确定,也不用太担心。
听到他这么说,我也放松了一些。但从那以后,我在马来西亚旅行时,总是留有足够的时间以防万一。
13.当我踏入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槟城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老街两旁,繁体字的招牌高高耸立,仿佛在向我诉说着时光的故事。没有嘈杂的车流,只有摩托车轻快的噪音,忽快忽慢的穿梭着。每一家老店都显得那么平静,无论店主还是顾客,都在自己的生活频率里。
斑驳的中式骑楼,还有中式的豪宅和祠堂,似乎在描述着过去和现在的交织。槟城,你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历史的印记。说实话,整个街区的组合和广东老汕头的乡镇差别不大。
14.槟城的生活很随意。只要天气无法忍受,当地的小商人都会关门歇业,直到太阳下山,热气消失,他们才开始做生意。
我走在街上,感受着这个城市的多元文化。中国的寺庙,穆斯林的清真寺,印度的寺庙几乎在拐角处交汇。文化的交织令人眼花缭乱。
15.槟城的新城区也融合了多元文化。当你在街上走着拍着,各种国籍的人从你身边经过。他们可能是马来人、印度人或者长得和你很像,但都是马来西亚人。
16.说到印度文化,不得不提“小印度”。在槟城,大约10%的人口是印度裔。他们生活在这里,保持着他们深厚的信仰和习俗。传统服饰,印度美食,还有那些经常去寺庙的人,构成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区域。
更有趣的是,马来西亚有300万孟加拉国移民劳工,甚至超过了马来西亚印度人的总数。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会发现很多体力劳动者,比如船夫,人力车,都是他们。他们皮肤略黑,默默为城市付出。
17.来自中东的游客都是穿着假面长袍的显赫人物。有时候,我会发现她们后面跟着几个女人,可能都是一个家族的。
18.槟城国际龙舟节,对于马来西亚华人来说,是一项崇尚民族荣耀和骄傲的运动。看着龙舟破水而过,我被这里的中国人深深打动了。
19.让我感受到真正生活气息的是当地的饮食文化。
他们在茶馆悠闲地享用早茶。这种慢节奏的生活真的很美。槟城的华商有独特的礼仪。在这里听到最多的是“谢谢”。无论你是吃了一顿饱饭,还是只是买了一杯RM 2的饮料,商家都一视同仁。
20.马来西亚流通的货币是马来西亚林吉特,面值分别为100令吉、50令吉、20令吉、10令吉、5令吉和1令吉。汇率为1令吉兑1.61元人民币。
21.吉隆坡的物价和当地的收入好像有些出入。我一直以为吉隆坡的平均工资至少是4000到5000令吉,然后我就打车去找司机聊天。他说,大多数年轻人大学毕业时的收入是2500至3500令吉。
这个工资水平在中国只能是县级。
这个收入,在吉隆坡,除了1000-1500令吉的水电网络租金,还需要吃喝,吃海底捞的一般人也就100多令吉。以前1.5令吉可以喝一杯咖啡,现在大概要3.5令吉。这两年马来亚的物价也一路飙升!
22.在马来西亚,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住宿体验。有豪华酒店,有民宿,有特色木屋。价格也相差很大,从高达1000多到70~100元不等。
23.槟城,一套200平米的公寓,半山带公共泳池,月租只要2500人民币。
24.马来人买房压力不大。低收入者可以申请廉价房,只需10万令吉就可以买到完整的独栋住宅,拥有99年的居住权。
25.油价方面,马来西亚作为产油国,非常亲民。95号汽油每升只要1.97令吉,价格还是全国统一的。车辆不贵,但在街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旧车,甚至生锈的。
原因很简单。虽然汽车在这里几乎是必需品,但马来西亚的购买力仍然有限。尤其是在一些非大城市,没有车的生活会非常艰难,因为公共交通几乎为零。
26.在马来西亚,食物以公斤计价。榴莲每公斤15林吉特,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27.在马来小摊前买烤肉串。鸡肉串1.5令吉,牛肉串2.5令吉,有酸有甜。
28.一个牛油果差不多6元人民币;500克面包约合人民币7.2元;每瓶矿泉水2.5元人民币,一小瓶可口可乐4元人民币左右。
29、中国品牌商品价格会相对较高,有的甚至翻了一倍。欧美日的货也不便宜。
30.医疗系统。只要你登记并支付1令吉的挂号费,所有疾病,无论大小,都可以享受免费医疗。
31.教育方面,他们实行12年义务教育,而公立大学学费相对较低,教育环境相当好。
32.航空。讲真,东南亚的机场,除了新加坡,安检极其混杂,几乎什么都不需要拿出来。
每个登机口都堆满了一堆奇怪的航空航班,几乎都是70座的庞巴迪巨型飞机。没有廊桥,也没有汽车轮渡,所有乘客都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自己走到飞机上。
走到街上,我被这里的交通法规吸引住了。摩托车似乎是特权。都给它让路,子弹一样飞出去,其他车辆只能在后面追。你知道这里的高速公路上可以骑摩托车吗?
34.马六甲古城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人力自行车遍布大街小巷,车身五颜六色。大多数司机还会在自行车上安装一个小喇叭来播放音乐,播放中文歌曲来吸引来自中国的游客。
35.说到新山,很多人都很熟悉,因为它离新加坡很近。有多近,是隔着海还是隔着河。
每天频繁通关的有两种人。一个是住在新山的马来西亚人去新加坡工作,一个是新加坡人来马来西亚度周末或者买便宜的日用品或者吃便宜好吃的。
36.马来餐:马来人口味比较重,色红味辣,各种油炸,炸鱼,炸鸡,炸虾,红咖喱。椰奶饭更好吃。
37,转到华人区,中国传统美食盛宴。几乎都是广东福建传下来的。从虾面、猪肉面到鸡饭、叉烧饭,每一种都让人心动。尤其是大碗肉骨茶,香喷喷的汤底和米饭简直是绝配。
槟城是另一个天堂。这里的街边小吃既有中国经典,又有马来风味。福建虾面最有代表性。麻辣甜甜的味道是马来习俗的福分。
另外,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摊背后,往往隐藏着无与伦比的美食。我记得我在槟城尝过油炸粿条。和国内的米粉差不多,但是这里的粿条更有特色。它的魅力似乎在马来西亚广为人知,但真正的传统风味只有在槟城才能找到。
39.炒芯成了我夏天的最爱。红糖、椰奶、红豆搭配的凉意,犹如夏日里的一泓清泉,为酷暑带来丝丝凉意。
40,马来炸鸡,香脆咸,每一口都很满足。
41.在中国,我们经常吃的榴莲大部分是泰国进口的,和马来榴莲在口感和味道上有很大的不同!马来西亚的榴莲含水量低,口感干,味道非常浓郁,所以整体吃起来有点像干榴莲。更让我不解的是,我从头到尾都没有闻到一丝榴莲的味道!所以榴莲的气味也和品种有关?
说到结尾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成长教育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成就了一个国家,这在大多数地区是不可想象的。
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马来西亚华人都能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