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弗陵下一个皇帝是谁(刘弗陵之后是谁做皇帝)
2023-11-22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元平元年(74年),年仅21岁的汉武帝刘弗陵突然去世,没有留下孩子。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君主。在昭帝死前已经独揽大权的霍光,立即着手从旁系皇族中挑选最合适的刘皇族来继承皇位。
鉴于刘弗陵的去世,皇帝只能从前任皇帝刘彻的后代中挑选。
刘弗陵死后,刘彻的六个儿子中,只有广陵王刘绪还活着。
作为与刘弗陵血缘最近的兄弟,刘旭可以说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但早在武帝时期,刘绪就因法度缺失而失去了继位资格。作为前朝被否定的太子,刘旭基本无缘皇位。
没有人能选择兄弟,最终他们只能从刘弗陵的侄子中选择。
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除了刘弗陵,齐王刘虹死了,其余四个儿子都有了孩子。
其中,被抛弃的太子的子女在“巫术灾难”中全部被杀,没有子女可供选择,于是剩下的可供选择的子女就只有刘旦、燕王刘绪和昌邑王了。最后,霍光选择了刘波的儿子刘贺做皇帝。
你为什么选择刘鹤?这其中,原因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
刘弗陵死后,广陵王刘绪还活着,他没有资格继承皇位,更不用说他的子女了;
燕王刘旦与霍光有宿怨,甚至被他间接逼死。前83年,刘旦与霍光的政敌皇妃、上官桀等勾结,意图谋反,后被霍光发现,最终导致刘旦自杀。所以刘旦的孩子也无缘皇位。
王艳刘旦和广陵徐的子女因种种原因被霍光排除在皇位之外,只能从昌邑伯的子女中选拔。当时,昌邑王刘波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刘贺。
就这样,刘贺如此幸运地坐上了汉献帝的宝座。
俗话说,报恩不报恩,但有时候,这不是报恩,而是报复。
尤其是受益人是皇帝的时候,皇帝怎么会喜欢对他好的人呢?
皇帝对臣子感恩戴德,结局只有两种,要么君臣和睦,成就引人入胜的故事,比如唐肃宗和郭子仪;要么君主和臣民反目成仇,决一死战,如曹茂和司马昭。
刘贺和霍光显然属于后者。
我们都知道,霍光是刘贺和霍光斗争的最终赢家。
这个结果并不奇怪。霍光是两朝元老,也是赵迪王朝的权臣。连桑弘羊、上官桀这些老狐狸都打不过他,更别说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刘贺了。
在这场君臣之争中,刘贺的表现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同行”。
做事肆无忌惮,毫无章法,不懂隐忍。在皇位稳固之前,刘贺心急如焚,公开流露出要从霍光手中夺回皇权的想法。
自古以来,权臣建立新君主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成功了就大权在握,失败了就和她一起吃苦。所以,当刘贺流露出对霍光的想法时,霍光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就要被废黜,不是因为他胡作非为,而是他要夺回霍光集团手中的权力,把他们彻底驱逐出朝廷,甚至杀掉。
试想,霍光集团刚刚选了刘贺做皇帝,刘贺急于夺取他们的权利,才能坐稳皇位。你说,这“谁能忍,恩将仇报”谁能不生气?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想在坐下来之前开始工作。如果他坐上王位,会不会充满烦恼?
谈到这件事,没有人会坐以待毙。
很快,霍光集团决定先发制人。既然刘贺注定不会重用他们,甚至想杀他们,那还不如改天。如果他能成立,他将被废除。
刘贺在位第27天,霍光借孙女上官皇后之手,以太后的名义废黜了新王刘贺。
刘贺被废,自然要建立新的君主。这位新君主也是西汉皇室的中间人。
霍光虽然想继续做朝野的权臣,但也不想做一个谋求篡位的奸臣。
先不说他和刘氏皇族的关系,西汉的统治稳如泰山,无人能撼动。
不要说霍光敢不敢行动,只要他稍微流露出改朝换代的想法,天下就会揭竿而起,群起而攻之,当地的c姓刘姓就会在瞬间联合起来起兵勤王,向着首都长安疾驰而去。
所以,新王必须也只能从刘皇室中选拔!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也不可能取代它。
至此,霍光不再像之前选择刘贺那样“鲁莽”,变得格外谨慎。
废黜刘贺,已经使霍光的名声跌到了谷底,而且也成了孤家寡人——无论是在内廷还是外朝以及当地的刘王室,霍光已经完全失去了信任。
所以,选皇帝可以说是霍光最后的机会了。不管怎样,他都不能废除李。如果他再敢废汉帝为臣子,别说地方诸侯王不会放过他,就连天下百姓也不会放过他。
第一次废刘贺的时候,霍光可以以国家和人民的考虑为借口,但是如果有第二次,就没用了!全世界只会认为霍光是想当皇帝,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的废掉汉献帝。
到那个时候,霍光的生命就有危险了,他会被人铭记千年。
最终,霍光选择了罪犯太子刘智的孙子刘询(刘秉义饰)当皇帝,史称“皇帝宣帝”。
霍光为什么选择刘询当皇帝?除了刘询是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王室之一之外,还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霍光当时孤身一人,赵迪王朝的* *斗争,再加上刘贺的废立,使得霍光在朝廷成了敌人,无论是在内廷还是在外朝,霍光都没有盟友。
没有朝廷的盟友,再厉害也动不了。除非他自己当皇帝,否则总有一天会被打死。所以霍光要想保住权力,必须有盟友支持。
当时霍光* * *能够选择盟友的,只有一直暗中活动的罪犯太子刘是余党。
要想得到这个犯罪皇子的嫡系的支持,* * *的办法就是建立,让刘的血照这个世界,成为皇帝。只有当他们的利益和自己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俗话说得好,荣辱与共才会养活自己。
第二,拥立刘询为帝可以恢复霍光已经跌到谷底的名声。废刘贺对霍光有利也有弊。最大的劣势就是名声跌到了谷底。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成了奸臣的代表。
虽然刘询的祖父刘基因为““巫术”和“””而被杀,但他的仁义之道仍在民间流传,很多人仍怀念刘基的善良。
同时,刘的母亲卫皇后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贤人,她的叔父卫青和堂兄霍去病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可以说,刘氏家族在民间的声望很大,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离去而消失。
因此,对霍光来说,拥立刘询为帝是恢复名誉最快捷、最安全的方法。
第三,刘询很容易控制。霍光为什么废除刘贺?不仅仅是因为刘贺想脱离他的控制,甚至想把他驱逐出朝廷,所以他宁愿冒着背叛别人的风险,也要废掉刘贺。
霍光建立刘询的主要原因是他容易控制。
虽然刘询在西汉是继刘彻、刘玉鑫之后的正经皇族,但经过了巫术的灾难,刘询一脉已经毫无地位可言,实际上与平民无异。
虽然朝中仍有一些大臣暗中支持狠毒的太子刘一,但所谓落魄凤凰不如鸡,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头刘一已被废杀。那些追随他的大臣能有多大出息?
与刘贺和其他王子的儿子相比,刘询是最好控制的。他没什么基础,也没什么权力,就像一张白纸。可以说,谁先支持刘询,谁就是刘询的靠山,刘询的根。
这样看来,霍光拥刘询为皇位无疑是最合适的。没有根基的刘询要想坐上皇位,只能依靠霍光。只有霍光在,他才能坐上王位。让刘询即位,霍光不怕他会做什么,而刘询只会听他的。
就这样,刘询终于被霍光选为达汗的新皇帝。
那么,霍光选中的刘询真的和刘贺不一样吗?刘询真的愿意被霍光控制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刘询和刘贺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不愿意被霍光控制,更不愿意皇权掌握在霍光手中。
当在众人之中时,得知霍的尊长,内心却不能善。”
他即位后,把霍光及其家族的势力视为对皇权的威胁。
事实上,当时的霍光和她的家族确实是皇权最大的威胁。
在刘询登基之初,霍氏家族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 * *。抛开旁系和余党不谈,光是霍的嫡系部队就遍布朝廷要害部门,所占位置都是要害:
霍光:大将军傅(权力在丞相之上,全国最高军政长官);
霍玉(霍光子):中郎将(主管* * *卫队);
霍山(霍光哥哥霍去病之孙):任统帅(掌管林玉骑),率领胡月兵;
霍云(霍去病之孙):一中郎将;
邓广汉(霍光的大女婿):长乐卫卫(掌管长乐宫(慈禧太后的住所)的护卫);
晋商(霍光女婿):车中校尉(掌管御车);
赵平(霍光女婿):光禄博士,石三骑队长(主管林玉骑);
范(霍光女婿):将军杜辽,未央卫(掌管未央宫(皇帝的住所)的卫);
任生(霍光女婿):林玉,百官之长(掌管长安城)。
可以说,霍光虽然在当时因为废除刘贺而受到世人舆论的谴责,但从实际权力上来说,他仍然是西汉王朝的头号人物,除非满清的文武百官起来攻击他,否则很难撼动他的地位。
当时无论皇宫还是长安,他们的“保安工作和”都掌握在霍先生手中,朝廷的军权直接掌握在霍光和霍禹父子手中,完全大权在握。
然而,与行事鲁莽的刘贺相比,刘询想夺回皇权,却一点也不鲁莽。
刘询虽然没学过帝王之术,但长期生活在民间,深知社会变迁和人情世故,所以能做到不动声色,谨小慎微,举止如常。
刘询明白,他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不是靠他自己的身份,不是靠他自己的才华,而是靠霍光的支持。
如果没有霍光的支持,他绝对坐不到这个位置,所以他要想坐上皇位,现在就必须听霍光的,受霍光的摆布。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等到重掌皇权的那一天。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是现在做不到,就忍着。只要皇帝的头衔还在,总有一天会收回皇权。
刘询毕竟风华正茂,而霍光已经是晚年,连痨病都要把他耗死。
起初,霍光对刘询也有怀疑,担心他顺从的外表是装出来的,所以他也用各种方法来试探。本始元年(73年),霍光借口回刘询,试图试探刘询。
幸运的是,刘询非常聪明。他很清楚刘贺是怎么丢掉皇位的,也知道长安乃至天下的兵权都在她家手里。就算他是皇帝,就算霍光还和他一起执政,只要霍光不点头,他的玉玺下到未央宫的那一刻就立刻变成一张废纸,毫无用处。
因此,当霍光提出要重新掌权时,刘询没有表现出任何兴奋,但他从不犹豫。他马上以年轻为借口出口,不仅要让霍光继续掌权,还要给他更多的粮食和封地,以表示对他的尊重。
刘询的表现让霍光非常满意。从此,霍光一点也不怀疑,在他的权力范围内,他一直是一个强有力的大臣。
当然,刘询并不完全受霍光及其家人的支配。为了摆脱霍光和她家族对他的控制,他明面上假装尊重霍光,同时也在暗地里用极其隐蔽的手段发展完全忠于自己的核心势力。
首先,刘询作为一个皇帝,对宗室很好,因此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在宗室* * *,刘询也很聪明的选择那些对霍光威胁不大的宗室* * *,以免被霍光怀疑。
要知道,西汉时期分布在各地的宗室虽然因为刘彻的封臣减少而失去了实力,但所谓瘦骆驼比马大。如果把天下所有的皇族都聚集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果刘询能等到他们的支持,虽然不一定能直接和霍光的防相抗衡,至少帝位可以更稳固一些。就算以后和霍光闹别扭,霍光也不敢像刘贺那样贸然废掉他。
因此,登基以来,就开始分封刘的宗室:
石奔元年五月,刘询立太子刘旦为王。七月,广陵王刘绪之子刘胜被封为潮阳侯,刘增为平曲侯,为侯。十月,刘绪最宠爱的小儿子李卡斯被封为高密王。同月,燕王刘旦的儿子刘闲被封为安定侯。
第二年四月,刘询封广川王刘启的儿子刘宽为东乡公。这第三年六月,刘询再次下诏,让中山王刘琨的儿子刘璋为宣传部长。四年五月,刘询封王艳刘旦之子刘清为新昌侯。
狄杰元年六月,刘询上书,要求恢复本应属于宗室但因定罪而被取消资格的宗室成员的身份,理由是要效法圣耀,团结宗室。
刘询给宗室的各种礼物为他赢得了世界上大多数宗室的支持。
其次,刘询利用各种手段分化甚至瓦解霍光集团。
骑将张安世是霍光的副手。刘询即位后,有意识地拉拢张安世。
为了不让霍光怀疑,刘询的拉拢也很隐晦。他不是直接恩待张安世,而是不断恩待张合,理由是其弟张安世已故义廷使其有恩养。
一是将张安史的美食城增加到10600座。后来,张的三个儿子张、张延寿和祖被任命为中郎将。
在刘询的一系列帮助下,张安世逐渐与刘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天子很尊将军,但家和天下,心近光明。”就这样,霍光的副手张安石不自觉地向刘询倾斜。
除了恩待张安世,刘询还通过与其仆人杜延年之子杜陀的关系恩待杜延年,通过光禄大夫恩待秉基。
刘询的仁慈,* * *瓜分了霍光集团的朝廷大权,促使霍光的许多亲信慢慢倒向刘询一边。
第三,刘询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和朋友到朝鲜做官。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被霍光集团包围的刘询,是想发展完全忠于自己的核心力量。除了宗室,剩下的都是他落难时结交的外戚和朋友。
即位后,他的外戚包括徐氏、祖母家的史家、母亲家的王氏。因此,在当时,除了王家未找到后裔外,大力宣传徐氏家族和史家。
此外,刘询还提拔了一些他在民间结识的朋友到朝廷任职。比如戴长乐,“宣帝在民间相依为命,登上皇位,晋升到接近”。隋晨,“宣帝微时和原因,与游戏,几个消极的进步。于是,宣帝即位了。”
经过刘询的一系列运作,他的皇位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多的忠诚者和朝臣在宫廷中效忠于他。
即使仍然受制于霍光和她的家族,他的皇位也不再是霍光和她的家族可以轻易废除的。在这一点上,只要刘询不与霍光正面交锋,他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比霍光久活得久,这个世界迟早会回到他的手中。
霍光集团的根在霍光,霍光在那里,刘询几乎没有机会。即使他用各种方法向宗室示好,分化霍光集团,提拔亲信入朝,也会有很多人逐渐转向他。
只要霍光不死,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会直接倒向刘询,而只会暗中支持他们。
然而,只要霍光一死,所有对刘询感兴趣的人都会在瞬间倒向刘询。
霍光死后,有了之前打下的基础,刘询瞬间有了* * *的实力,开始对她的家族发动最后的反击。
当然,刘询并没有直接对她的家庭动手。虽然霍光死了,但她的家族仍有一些力量,霍光毕竟是刘询的英雄。英雄一死,就要对家人动手,难免被世人议论。
因此,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来清算霍氏家族。
霍光死后不久,首先下旨,官员可以不经过史书直接面对陈帝,从而把掌管史书的霍山架空,把国家大事的权力直接集中到自己手中。
后来,刘询一步一步地把* *从她的家族和党羽中清除出朝廷,并把她调离北京担任地方官。然后,以年老体弱为由,罢免了霍一方的宰相魏宪,任命忠于自己的为新宰相。
最后,刘询快刀斩乱麻,直接将她家负责镇守皇宫的将领全部清除出去,将皇宫守备和* *部队的领导权交由外戚徐家和心腹官员掌控。
最终,国家大事被牢牢掌控,霍氏家族完全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
霍光死后第三年,不甘失败的霍密谋造反,毒死了皇后徐平君母子,全家被处死。
刘询可以坐稳皇帝的宝座,并最终夺回皇权。秘诀就是一个字,就是“忍”!
不管是霍光还是她家,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从官到官,要钱,更不用说权力和金钱了。甚至让霍光的女儿霍成俊做自己的皇后都没问题。可以说“忍受”到* *。
即使霍光死了,很明显他已经忍受了六块刘询,而且他没有立即对她的家人动手。相反,他是一步一步来的。首先,他继续忍着,用“对霍宠信”和对她家人的纵容让她放松警惕。
然后一步步把霍家及其党羽驱逐出朝廷,由他们信任的大臣取而代之。
最后用权力逼他造反,在占了大义的情况下把他连根拔起。
如果刘贺能像刘询那样隐忍,那就不是让刘询做皇帝了。
只是可惜蜜罐出身的刘贺太过年轻莽撞,皇位尚未稳固,所以想攻击权臣。这不是自寻死路吗?毕竟一条壮龙打不过一个地头蛇!
刘询真的很擅长当皇帝。即使他在霍光的“ ”下忍了十几年,霍光死后也没有立刻觉得对不起她的家人。反而他还是采取了最稳妥的办法,花了三年时间把她家逼到了自寻死路的地步。
在不伤害名誉的情况下,他还能占据大义,连根拔起。不得不说,刘询真的能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