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招安是对还是错(水浒传里宋江最后后悔招安了吗)
2023-12-05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无间道》里有一句台词:“你遇到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对你好,什么时候伤害你的人吗?”
水浒中的宋江就是这样的人。
他可以是救晁盖性命时的一场及时雨,也可以是逼着恩人朱仝上梁山当土匪。
108年,这个肚子里有墨水的“第一英雄”一直在坚持拉拢。为什么没有迎来稳定?
很明显,大家都留在梁山,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乐得天助,日子过得很舒服。为什么要拉拢?不就是受奸臣的摆布吗?
从历史的角度,包括我们作为神的角度来看,方腊的想法是最合理的,生存的成功率也更大,但不能说就不行。
因为无论是叛逆还是拉拢,都只是一种选择。其实如果宋江后来不做这些事,可能是最明智的拉拢方式。
宋江骨子里的“投降”主义梁山在宋江手里,高明到极致。和以前梁山的头领不同,在宋江时代,梁山不再讲究组织的严密性,任何想上梁山的人都可以,否则就有“逼梁山”这种事了。
在这样的规则下,团队迅速扩张,影响力越来越大。毕竟大宋有那么多显赫人物上了梁山。
江州之战后,宋江凭借“巨大的道德号召力和”,让江州一批人甘愿弃家随他上梁山,也可见一斑。
但这样下去,梁山总会失控。且不说养活这么多人的问题会让周围的人苦不堪言,不断壮大的势力会让朝廷有所畏惧,最后还得除掉。
在宋江提出招安之前,梁山好汉有三观。一种是以晁盖为首的起义军,希望维持现状,继续劫舍,以仇为乐;
第二,宋江走的是靠梁山起义等事情抬高自己“身价和”身价的路线,再加上朝廷的拉拢,他才得以晋升为骑士。
最后还有方腊的主张,希望独立,为皇后推翻朝廷。
梁山刚刚智取完生辰纲,在江州大闹一场,在青州大火一场,可以说只需要继续发展势力,默默的闹一闹,朝廷肯定会欣赏的。
因为这些事情表面上看是得罪了一些人,实际上对权贵影响不大,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能力和手段,不至于让人看不起。
但就在这个时候,宋江做了第一个错误的决定。他鼓励了梁山伯的傲慢,让许多英雄以“忠诚和”为荣。他以如此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和梁山那么多人,只有爬得高,摔得重。
所以后来的柴进,让宋江骑虎难下。
宋江的第二个缺点是一心一意在朝廷,同时又看不上朝廷。这样矛盾的心思自然没有好果子吃,慕容知府被杀,得罪了慕容贵妃。
然后主动挑衅朝廷的行为,是宋江的第三大不足。之后宋江步步为营的决策得罪了四大权臣,没有丝毫放松的余地。
这些决策失误都与宋江面对朝廷“投降”的态度有关。
书中,梁山好汉抢了江州的赐礼后,宋江在梁山的地位上升,他改变了梁山聚义的目的。大书“忠义堂”后,在杏黄色旗上写了“为天,”。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宋江的“成分是”。
古往今来,叛军要么推翻当时的政权,成为像太祖那样的皇帝。或者成为叛徒,没有好下场。但是宋江提出了一个“只针对贪官,不针对皇帝。”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不就是为皇帝这个反贼分忧吗?
宋江曾经在劝别人招安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赢得了朝廷的招安,你就在背后赢得了一个妻子,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好名声,你就无愧于做一辈子的人。我无事可做。我虽有忠义,却不能上进。”
可见宋江骨子里还是大宋朝的支持者,这就决定了他不会选择自立门户,推翻政权。这就是他骨子里的“投降”。
公孙胜看穿了这一点,决定离开。
公孙胜梁山聚义,无所不知,必有公孙胜的一席之地。他的魔法那么高,就算前面有千军万马也能全身而退。但就是这样的人对宋江失望了。
公孙胜下山,被老神仙罗真人派来拯救世界。他预料靖康之耻即将发生,北宋的运气将会耗尽。这些宋朝的官员,只知道骄奢淫逸,不关心土地和人民。
下山的时候,他是抱着改朝换代,帮助人民的愿望上梁山的,但是当他看到宋江主张“反对贪官,不反对皇帝”的时候,公孙胜就已经意识到,他和宋江“不一样,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目标,”。
他以走亲戚为由,下定决心要走,想永远走下去。当时宋江也提出要在山上照顾母亲,被公孙胜断然拒绝。
之后没有了公孙胜这个“命主和”的帮助,宋江在很多事情上都有点不知所措,梁山好汉的实力大打折扣。最后水浒里梁山的结局也不怎么样,只有公孙胜还逍遥法外。
这时候就能看出这位开悟者的高明之处:“贫穷独善其身,成就则利世。”及时抽身,完美。
结语在《水浒传》这本书里,鲁迅说它让““侠””这个词淡化了,毛* * *说它让人们看到了投降主义的终结,这很好。投降主义最核心的人物是宋江。
宋江一直是一个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的坚持和雄心最终解决了宋徽宗的燃眉之急。
有很多无辜的人因为宋江而死。他关心过这些人吗?在他眼里,人民、兄弟甚至皇权都不如他心中建功立业的志向重要。
这也注定了宋江这个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颇有争议的形象。作者可能也想探讨一下当时儒家知识分子的出路。
宋江和他的兄弟们试图以一种近乎自杀的方式寻找出路,但这条路的尽头是一扇死门。这就是封建礼教框架下传统文人的悲剧命运。